Skip to main content

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y, 2005

父亲 烟

  父亲生平没什么爱好,烟,酒。现在岁数大了,酒也很少喝了,但烟平时还是会抽,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凶了。   印象中父亲让我办的最多的一件事,就是给他买烟。从小时候二毛四的白河桥,到现在二块五的群英会,不认牌子,什么都有,但都不会超过四块。有段时间他很喜欢抽旱烟,味很浓的本地产的那种。家里哥哥和我都不抽,只有他一人,别人都不赞成。记得母亲曾为这事和他拌过嘴,最终还是由了他。也是,现在我们回家,时不时的也带两盒好点的,孝敬孝敬,虽然知道对身体不好,也算是一点心意吧。   记得高中时,和哥哥一起,给他找事,下棋做家具啊等等,变着法的不让他吸烟,好像还近在眼前一样,那时候他的确少吸了不少,可后来上了大学,哥哥也出去工作,平常在家母亲老由着他性子,后来量又上去了。   现在不在家,以后几年恐怕更少在家了,每周都会往家打电话,有时也会忘,家里就会打过来,大多是母亲,父亲不会,但知道那是父亲“指使”的,(母亲也会),即使是他接着电话,随便几句之后就没话说了,而不像和母亲海天阔地地聊。但能感觉到那种感情,很近却又摸不着。   做儿女的,父亲母亲永远都是最亲最近的。我知道他们很爱很爱我,不用说。我也很爱很爱他们,却说不出。

不及少林寺的象牙塔

  之所以会将将校园比作少林寺,原因有二:   1.理工院校,男女比例达到8:1   2.学校原大门几乎依少林寺的庙门照猫画虎,极为相像   地球人都知道的佘祥林,在学校还是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。校报有个栏目《视界论坛》,主要关注校内外时下热点话题。上期作了一个《11年的冤案》的题,立在了一食堂的门口,下午路过时至少有100人在围观,而这样的情景除了打架斗殴,人命关天的大事,别的时候还少能看到。这就是这所理工学校目前的人文状况。   曾经在《计算机世界》等等上看到过几次关于学校校园网建设项目如何如何先进,如何如何牛B,可下边真正的情况是什么样,放狗屁。电视只在食堂有,每次吃饭时候会有很多同学拿着饭碗,仰着脖子只为看那一时半会的新闻,时间到了就关了,也就顶多一个小时;报纸,学校两万多人,看报纸的就说只有5000人吧,你能想像5000人看一份报纸的情景吗?(报摊大爷的生意并不是很好,学校地处中原,大多数学生家庭并不怎样);电脑那玩意甭提了,那东西在我们眼特神圣,高科技呀,书上提提,嘴上说说就成了,碰想想可以,图书馆四楼的电子阅览室,什么时候去都会有绕栏杆一圈的人在等着上机,等2个小时稀松平常,只为上2个小时,就得付出同样的时间,不过边等边看书的到是挺多的,学风很好;唯有在很多人眼里都成古董的收音机了,要不我们电气系的维修小组,每到周日的活特多。而这就是目前学校的计算机状况.   前此日子,看新闻说起少林寺方丈大师连NB都用上了,我们这些小屁孩真恨不得直接奔那得了,反正也不远,2个半小时准能到。   在学校就像是出家,人家念经,我们念书,不过念书和念经差不多。

忽而大四

  大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?轻松闲适,忙碌迷乱,还是彷徨茫然?应该是都有的吧,毕竟这样的时间,这样的季节,这样的纷繁芜杂的心情。时间永远 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的,正是应了那句“又不道流年、暗中偷换”。真的,流年如光似水,转瞬之间已经变换了颜色。大一时的激情纯真,大二时的忙碌前行,还有刚刚过去的大三的千变万化——毕竟是过去了啊。而今的我,坐在旧图宽敞的阅览室里,没有人识得我的心境,只有自己的纸和笔。或许很多东西都已经变化了吧,或者说是我的心情在变化?连我自己也不清楚,因为这样的一篇小文已经是让我写的乱七八糟。不过我想,必然有些事情是我所不了解的。是啊,有那么多事情我不了解。就像为什么我会面对早已经决定过去的人和事感到留恋,为什么我必须独自一个人上路,为什么我的想法和意见不被重视,为什么我依然感到孤独,为什么我时常会感到难过,为什么我想哭却哭不出来,还有……为什么我们要长大?   其实这样的问题和其简单,然而又有几个人能够解答呢?回到学校以来,生活是轻松简单的,因为我还没有找工作时的忙碌焦灼,也没有考研的疲惫和负累。一切显得那么云淡风情,如同这北方的秋日天空那般明净高远。可是,真的有些东西开始变化了。我变得越来越热爱黑和白这两种颜色,越来越喜欢孩子们明亮的笑脸,越来越讨厌艳丽的玫瑰而对百合有好感,越来越迷恋长篇小说中曲折离奇的情节,还有,我开始学着化妆,不再喝菊花茶而迷上苦丁的味道……这些变化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吗?我感到困惑。然而我分明还是我自己啊。因为我依然喜欢仰望天空,依然喜欢白色蔷薇,依然喜欢青苹果的味道,依然喜欢睡前在床头放一杯水,依然喜欢精巧美丽的原创文字,依然讨厌虚伪做作无病呻吟,依然对人热情坦率真诚,依然怀有热切的望,……生活那么美,不是吗?   整个九月,我的日子必然都将要是如此过的。也许是时空转换引起的心境变化,过一段时间以后必定会好得多吧。很多事情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头绪,只是还没有成型。焦急和急躁是没有用的,喜欢的方式依然还是平和和从容的。只要有心,只要有完备的想法,我想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困难的。我想一切都只不过是那句话:船到桥头自然直。我一直相信自己能够成功。   生命总应该经历些什么才能够完整,如果没有失去又怎么懂得得到的珍贵,如果没有彷徨时的痛苦又怎么能在确定时坚定不移呢?对于生命和生活,我永远抱着真实热情的态度。我明白我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,

见证 纸媒志

  随便说说平时常看的一些杂志报刊,陪我度过这几年的时光,记述在图书馆度过的每天每分。   《看电影》时下的电影周刊,除了这个,其它一概不看,就像小家碧玉,你需要什么、想看什么的时候,她都会及时给予报道。很贴心。而有很多几乎是朦朦胧胧说不清的东西,她都能一下子说到心坎里。没有电子网站,使她始终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意味,反而更让人离她不得,弃之不忍,哭笑不得。   《经济观察报》大历史的经济史诗般的叙述方式,包括几名极具思想深度的编记,几乎占具了我个人除掉电影浪漫情怀之外的大半食粮,当然有人说她报道的经济不够地道,但这丝毫没有任何影响。就像这期《中国镀金时代》,颇具霸气,很值得玩味。   《南方周末》一纸风行二十年。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对她印象很深,但这几年有些每况愈下的境界,尖锐愣头青的角色也许已经不适合她了,可是少了这些,她还有什么特色?凝色,厚重,只在某些版面。龙应台的专栏文章,很精,很独,张力十足,和亲爱的安德烈对话。   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巨大的财力支持,报道详实,但总感觉文字不够熟捻,想说又没说,半茬子摞那儿难受不?背景报道具有个性,角度出发能与众不同,所以乐此不疲。   《互联网周刊》有段时间感觉她很躁动,而距离很远,其实回头想想,还是还有力度,但深度不足。有期封面标题《人民需要互联网》,解气,可是看里面,说的净是官话漂亮话。当然有她自身的官方背景的局限限制。   《CGM》精美的画卷。   《读书》看到她的时候不是太多。   《Design产品与设计》创意环球,风格独特。

品位

  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必须要有艺术家的素养,工程师的严谨思想,旅行家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,经营者的经营理念,财务专家的成本意识。是设计师专业知识,人生阅历,文化艺术涵养,道德品质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。只有内在的修炼提高了,才能做出作品,精品,上品和神品,否则,就只是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,流于平凡。一个人品艺德不高的设计师,他的设计品位也不会有高的境界。         一个高手(网名)      Design产品与设计 No.17/2005

我们这一茬没有偶像

  我们这一茬,说的是在上学期间,班里同龄人的年龄跨度,从78年到83年,当然不具代表性,只能说是特定时期,特定环境。   我们这一茬,虽然生在农村,但没能像父辈一样,尝受挨饿的滋味,在一片赞叹与羡慕声中成长;却也没能像比我们再晚一茬的独生弟弟妹妹们,吃独食的欢愉与不幸。到了高中,对着外面世界极度渴望的时节,又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待在课堂上,只是想走出这农家小园,一圆祖上几辈人的梦想。我们生在了一个好时候啊!   我们这一茬,又长在城市里,像《十七岁的单车》里祥子一样坚难地踯躅独行。因为我们没有听过迈克杰克逊,也没有看过迈克乔丹,更无法像他们一样无法无天去张牙舞爪。所以我们也会为省下一顿饭钱,一辆单车,跑着几公里路去做家教。   之所以会没有偶像,是因为我们只会低头走路,是因为我们只会抬头看天。低头走路,是在拒绝外面的硝烟迷漫;抬头看天,是为努力挥舞着还稚嫩的翅膀,是想在某一天能够在天空中翱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