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2017-10-29

看年代剧《父母爱情》,如痴如醉,不舍得看完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大娘 水饺

original uploaded by jianrtian

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,阳光照亮你的路

  反叛的代价   MM:又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,坐下来给你写信,但是我有心事。   过去两个礼拜,蛮惨的,生活里问题很多。每一个问题,好像都在考验我性格里不同的一个部分。每一个问题性质不一样,所以就需要不同的面对方式,也需要调动我性格里某一种品质,这个品质,我或者有,或者没有,还要开掘才会出现。有些问题需要的是勇气,有些,需要智能。   其实也都不是什么真正严重的事,但是你知道,给生活“加料”的通常都是些芝麻小事,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。有时候,你已经有麻烦了,偏偏还要打破一个玻璃瓶或者吃早点时把牛奶泼得一身,你只好觉得,太倒霉了。   大的问题,譬如三月就要毕业考啦,大学入学啦,或者是将来的工作,这些暂且不提,最近出了两个状况,让我很心烦。   第一个,上封信你问我,碰到一个你不赞成的人,而他偏偏掌权,譬如说他是决定你成绩的老师,这种矛盾我怎么处理?现在就发生了。我跟你说过我不欣赏英文老师,因为我觉得他程度不够。我们这一班有一半人都到美国去做过交换学生,我也在美国读过一年,所以我们的英文水准比一般没去留学的德国学生要高很多,而他好像完全不理会这种差异,还是照他一贯的方法教学,就是要我们听写,或者让我们读一堆无聊的文章。从他那里,我简直学不到任何东西。我甚至觉得从美国回来以后,我的英文就停止进步了。最让我生气的是,我发现他对英文的文学作品根本没有解析的能力,常常不知所云。英文课就变成我们最不需要动任何脑筋的课。   我是在这个时候决定要“反叛”的。我在他的课上睡觉,而且拒绝交作业。讨论文学作品的时候,我提出他完全无法招架的问题。   然后,事情就发生了。他竟然说我在“嗑药”!他去跟我的导师说,我上课没精打采,而且不做作业,一定是因为“嗑”。导师就来找我谈话。连同学都以为是真的了。   MM,你说我“反叛权威”对还是不对?现在,我得到什么?他很快就要退休,而我,得到一个烂分数,外送一个被破坏的名誉。   我不是不知道反抗权威会有后果,也想过是否闭嘴做他的乖学生,但是最后,我还是用消极“罢课”去抵制他,因为我实在受不了无知的人假装有知识,还要来对你指指点点。我的理性毕竟败给了我的情绪。而现在,他给我这么多麻烦,我的好胜心又被挑起,我想:嘿,我就做给你看,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英文成绩扳回来。这样,他是不是会开始理解我反对他是因为他教学太烂?      坠入情网   这第二个

回味

  小鬼天生爱结识一些别人看来都奇怪的人,有时连自己也感觉有些莫名其妙,同事说亲和力很强,但从另一方面来讲,便是毫无份量。   在高中时,时常会独自一人走到离学校几里远的白河旁玩耍,小桥流水,落日夕阳,群人只影,现在想起来,水水的性格多半是那时候有了苗头。记得那时候认识一位老人,在学校旁边的窑厂里做事,还连带着看管那里的物品,不是本地人,邻近旁边的县市,一生未娶,每日的吃食多半是在不近的镇上买些干面条,就着路边采来的野菜,一路吃来,每日掩映着青黄枯灯,守着一床破旧的被褥,一只小狗度年如日。窑厂旁边便是镇上最繁华的酒店,每每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顶级轿车络绎不绝,而这里离城里最快的车程也要一个小时,莺歌宴舞,灯红洒绿,处处是歌舞升平,离此不远的窑厂则是烈日炎阳,面朝黄土,两处的落差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。不爱言语的老人,有一耷没一耷的叙说着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,从年轻时和心爱的女子一起逃离家门时落魄,到爬在路边上听行人夫妻的插打诨科,从和询春风里的墙旁捉虱,到北风怒吼着的愿景苍凉。当然,还有对一个懵懂少年的青春启蒙。   毕业走时,本想送他一瓶老酒,可那时世事难料,幼小的肩膀竟然连这也未能完成。   上了大学,从偏僻的村子里,踏入了繁华之地,兴奋之后的复杂,一巴掌扇得找不东南西北,吃食上的不惯,上吐下泄的狼狈不堪。找到一家欣慰的小吃店便会兴奋的睡不着,其实并不是那里比其它地方好了多少,而是在那里认识一位无话不聊的阿姨。阿姨是从西北过来的吧,现在已经忘不太清楚了,做的一种面,名字怪怪的,一直把它叫成家乡的一种很相似的名字,以至于现在记不到它的名字来,到是主料记的很清,土豆,阿姨的理论是,土豆长在土里面,不会经受地面上的污染,其它什么菜都没有土豆的营养价值高,并且对抵制近视有一定的效果,说是听一位得道的高龄僧人处得来的,初次听时,多半是笑的合不拢嘴,至于到底有无这样的作用,约摸记得后来查了一下,是有是无到是记不太清了。只是笑过之后,便无也是有了。后来阿姨在学校对面开了一家有点规模的超市,那一年的暑假,原本还想到她那里做兼职,最后也不知什么原因做罢了。后来,有一次在街上遇到时她认不出了,只是说很面熟,听说的女儿说,阿姨像是生了一场病,或者另有缘故,不记得了。   又是毕业,也就走了,离开了那座城市,城市里的人便和那座城市一样,进了回忆。   上班了,像这样萍水相逢的人更是多了,在意的